台灣的中學历史课本怎样教“大陸史”?(我在大陸看台灣)
    台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倾情献声——《我在大陸看台灣》    我是1976诞生在台灣,读中學時约莫已經是1985年上下,當時的汗青讲义,教咱们的“本國汗青”依然教的是“中國”的汗青,并无出格區别甚麼“台灣史”。但如今呢?汗青讲义不只有區别中國或台灣,并且是先教“台灣史”,再教“中國史”。比拟之前的版本,“中國史”固然简化了不少。
    至于“地舆讲义”,我昔時但是只學“本國地舆”,一省學完又一省(還包含了外蒙古),并且咱们當時把东北划為九省,北京叫新竹當鋪,做北平,“法定首都”是南京。而如今则是,先教“台灣地舆”,再教“中國地舆”。
    那台灣讲义怎样说“新中國建立”呢?他们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國建立北京賽車程式,”;大陸這邊说的“解放战役”或“第三次海内革命战役”,台灣则说“带動戡乱”。以前的雅片战役、五四活動,却是都同样的。
    咱们来看台灣汗青讲义的“台灣史”目次,這是月朔學生读的;
    起首開篇就是“史前台灣”,分成“台灣史前文化”、“南島語族與台灣原居民文化”,根基上重点就是“台灣人”和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年数同样老。潜台词就是台灣人也有本身的祖宗。
    再来第二章就到了“海权竞争期間”,从17世纪早期汉人與日本人在“台灣的澎湖”的勾當起头说,讲到了荷兰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然后就是“明郑時代”。换言之,腰痠背痛,台灣就是一百家樂,個一向被分歧人殖民的处所。
    接下来说到满清统治,這邊实在没甚麼特此外,花了两個章節来说。日据期間也花了两個章節来说。最后,终究讲到重点:“國民當局接管台灣”。在這一章中,也讲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國建立”。我记得之前我读的讲义還不是這麼说的,而是“共匪窃据大陸”,這也算是一种前進吧。
    再来是初二學生读的“中國史”,一起头也是从黄帝讲起,甚麼夏商周,年龄战國,都是同样的。一向讲到了“國共权势消长”起头,和上面的台灣史起头有重合一部門。但很快的,又继续讲“中共政权的蜕變”“鼎新開放的中國”……总之,只是在讲大陸的事了,和台灣没啥瓜葛。
    我是没有读過這些,不晓得到底内容怎样样,但看目次上,到处说“中國”和“台灣”,实在意思也很清晰了。
    1981年,蔡琴唱過一首歌“出塞曲”,歌词来自台灣诗人席慕容(蒙古族)的诗。我印象很深入:“请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語,请用标致的颤音轻轻呼喊,我心中的大好國土,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歌的音调太悲惨,若是你不爱听那是由于,歌中没有你的巴望。”
    若是這些讲义里没有對大陸的巴望,那是由于编写讲义的人,没有對這片地皮的巴望。(到尾)
  &nb美國黑金,sp 
    到尾,70后的川籍台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台DJ,干過《FHM汉子帮》主编和《汉子装》資深编纂,還出過两本书《碰见台灣》和《台灣的台》。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