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希望工程:托起“后進生”的未来
从台北驱车到新北市土城工業區鸿海紧密工業股分有限公司大楼。大楼并不是都丽堂皇,辦公室的装修简略适用,可以看出郭台铭不是一個炫富之人。但和诸多富人同样,教诲公益是郭台铭的首选善举。
2000年,郭台铭以怙恃亲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永”、“龄”,建立“永龄教诲基金會”及“永龄社會福利慈善奇迹基金會”。2008年双亲接连因癌症過世后,又建立“永龄康健基金會”,指望為抗癌立异局。
“快活要以慈善動身,惟有關切社會才能晋升台灣竞争力。” 郭台铭如是理解慈善的意义并践行,即豪放地投出新台币7亿元来做“永龄但愿小學”。
為了教诲公益议题,此行咱们行走台灣3县市,拜候了台北市的金车教诲基金會,新北市的永龄教诲慈善基金會和南投县的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把3個基金會的理念放在一块儿比看時,可以發明一個配合点,可以称之為“新但愿工程”。
如金车说“简略的空想,强烈的表达,空想的气酸痛貼布,力指导人类成绩大業”,永龄说“给孩子一個但愿,许台灣一個将来”,而博幼说“让常识带但愿回家”。
而永龄更将其一個教诲公益项目定名為“永龄但愿小學”,实在它并无盖黉舍。這三個基金會的辦事工具同样,即所谓“落后生”,永龄和博幼专注于為學業上的“落后生”補课,金车则愿意為家庭经濟上的“落后生”供给人格、价值观、糊口美學等教诲,让他们與“先辈生”站在统一起跑线上。
與大陆重硬件投入的但愿工程分歧,這三個基金會都在做“软件但愿工程”,它们都不肯意看到“穷孩子落入永久的贫苦”,認為“贫困孩子的独一但愿来自教诲”。
郭台铭的“葡萄酒观”
“開辦人郭台铭专注弱势家庭孩子的教诲,做偏僻地域儿童的课業教导這件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事变,只因他信赖解决社會贫富差距和教诲不公越早解救,成效越佳”。亓甯是教诲和慈善两個基金會的履行长,她约请郭台铭的智囊刘瑞煌参谋及鸿海讲话人刑治平一块儿跟咱们分享。
2006年,“永龄教诲基金會”與台北減肥肚臍貼,县西席會配合鞭策“北县课辅试辦规划”,此為“永龄但愿小學”的前身。第二年,“永龄但愿小學”正式起步,由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长、原暨南國际大黉舍长李家同担當招集人,與8所大學及2個NPO互助,设立南投和台东2個研發中間,并创辦了首批10所“永龄但愿小學”分校。
永龄教诲基金會董事长郭晓玲曾说過如许一段话:“咱们不标榜精英讲授,也不高谈快活進修,由于在咱们看来,只要每一個孩子都有公允受教诲的機遇,對他们来讲,就有機遇缔造本身的”快活“與”将来“。以是,”但愿小學“是采纳专注的计谋,把資本放在最必要帮忙的麻烦弱势孩童身上。”
“永龄但愿小學”带头做了一年,第二年台灣教诲部就颁布發表,全台中小學创辦弱势家庭“联袂规划”课后教导。這是一例先社會后當局,民間组织鞭策大众政策的功德。
亓甯先容,郭台铭但愿供给弱势家庭的孩子们有寻求将来的機遇與竞争力,阐扬向上跃升的潜力,告竣教诲脱贫的夸姣蓝圖。
在“永龄但愿小學”风行着如许一则“名言”郭台铭送给孩子们的一句话:“酿最佳的葡萄酒的葡萄,凡是發展的处所都是最贫瘠的……”
作為世界顶级的電子產物建造商,郭台铭天然没有健忘把本身的新產物,给但愿小學试用。2010年郭台铭又捐3亿新台币给“永龄但愿小學”扩校,并捐赠了鸿海自行研發的“電子书包”。
這是一個雷同苹果iPad的產物,触控屏幕、内建3G无线上彀功效,可主動下载课本。软件内容由永龄基金會研發课本,硬件方面则由鸿海出產,目标是让弱势學童更有進修樂趣。
每一年有12000人次接管“永龄但愿小學”专業的弱势解救讲授,受课辅后成就达原班水平,由8%升至34.5%。本年一名永龄但愿小學出来的孩子谢明勋考上台北建中體育班,“這是台灣最佳的高档中學”。亓甯很是骄傲。
李家同的“穷孩子”情结
“辦教诲,不成能持久寄托义工,仍是必要當局部分、企業集团的支撑。”台灣妇孺皆知的教诲家李家同说。
李家同曾担當過暨南國际大黉舍长,著有多本教诲专著脱销书。退休后,其在台灣的心脏地带南投县埔里镇坐镇做教诲公益,担當博幼基金會董事长,至今已10個年初。
永龄教诲基金會亦公然暗示,認同博幼基金會“贫困孩子的独一但愿来自教诲”的设法。配合的理念,让李家同與郭台铭走到了一块儿:2007年起,李家同担當“永龄但愿小學”的招集人。
“博幼基金會做的是”穷孩子的但愿工程“,重要做法就是请大學生為偏僻地域的孩子補習,在没有大學生的处所就培训家长做教导教员,所有的教导教员都领補贴。” 李家同對本报到访者暗示。
教诲家李家同與企業家郭台铭在帮忙“穷孩子”這件事上的共鸣,使得“专業”與“财力”這两项焦点資本面向台灣弱势孩子歪斜,书写了台灣公益奇迹的一段佳话。
作為教诲家,為甚麼不去设计顶层教诲鼎新,而要辛劳做一线公益,教导偏乡落后學生?
“穷苦小孩有怜悯心就做了,那些精英干的事变我不感樂趣。”李家同彷佛更存眷实践中能做些甚麼,而不但仅是理论扶植。
李美國黑金,家同是若何将“水平最差的學生拉拔起来”的呢?
今朝博幼基金會设立11個分点,每一個点设立一名事件官,共進入台灣13個偏乡,辐射117所中小學,每一年惠及2500多论理學生。一共動用387名课辅教员,此中199位是學生家长,154位是大學生,还有34位专职教员。教导班的地址也不少元,有的设在教會,有的设在派出所,有的设在乡代表會,有的设在社區勾當中間,另有的就设在私家家庭里。
除“直营连锁店”,另有18家“加盟店”,根基上是教會機构,由對方賣力所有行政,基金會賣力供给课本、教法,和教导教员補助。
“像蛮大的一所黉舍,因材施教,至關昂贵,都是采纳小班制,一班6至8人。”让李家同欢快的是,履行结果不错,學生出席率9成以上,學生们看到加入補習有前進,根基上每一個學生都能从“落后生”進级到均匀程度。
虽然从博幼基金會的运作职员看来,其教诲公益成效显著。但彷佛并未得到本地當局的存眷。
“教诲部分历来没有人拜候咱们,正式教诲機构對咱们這一套没有樂趣。我認為他们有点吃醋咱们。”李家同笑称。
今朝,博幼基金會的财路重要来自小我小额捐钱,固然也有几家大企業持久支撑,如郭台铭的永龄教诲基金會、汇丰银行等。
明显,李家同的名流身份,對筹資的不乱性和渠道的多元化,具备必定的踊跃意义。
“每小我心中都有一個兰巴伦”
兰花环抱、咖啡醇香。沿着伯朗咖啡馆阁下的楼梯而上,一场美术展迎面扑来。
這不是某位文艺人士的個展,而是金车教诲基金會审美教诲。
金车教诲基金會是由台灣知名饮料和食物公司金车公司出資建立,而伯朗咖啡恰是金车公司的首要财產。
作為慈善公益的一员,金车教诲基金會最颇负盛名的是夏令营辦事。有海内营队,也有外洋营队,组织以生态、英语、休闲、美學等為主题的教诲和交换勾當。如许的夏令营延续了27年。而外洋的营队勾當,必需跟本地有做文化交换。好比欧洲、日本团等。
“這才是最佳的沟通法子。一般环境,志工团队和加入营队的孩子们早上跟本地黉舍的孩子上课。” 总做事曾清云對本报来访者暗示,其营队分两类,一类叫做利用者付费,即家庭有能力的孩子要付费来加入营队,但家庭坚苦的孩子、偏僻地域的孩子不必要付费,基金會供给三餐食宿、交通等所有的用度。
除夏令营以外,金车另有很首要的一個部門,就是审美培育。
据曾清云先容,伯朗咖啡馆二楼的金车文艺中間,基金會每一個月需付出20万台币房钱,重要用处是免费提供应青年艺术家做展场,好比那些深爱艺术但没有太台甫气的大學生,经由過程這类展览让他们有更多被人發明和赏识的機遇。
明显,金车教诲基金所做的公益项目,與大陆今朝廣泛做法纷歧样。
“情势纷歧样,但帮忙别人的初志是同样的。”曾清云称,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到者,國际闻名教诲家,神學家史怀哲有一句名言“每小我心中都有一個兰巴伦”,每小我都有一個想要完成的任务,這也是金车教诲基金會的精力信奉。
頁:
[1]